查看原文
其他

喜迎党的二十大 · 强国有我新征程——以特色育人体系助力北邮本科教育提质增效

团结奋进的 北京邮电大学 2023-03-08

党的十九大以来,北京邮电大学始终坚持“以本为本”,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方位提升本科教育质量。新增国家战略急需专业15个,获批“双万计划”一流专业建设点33个,一流专业本科招生比例超过90%,获批计算机科学“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6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3门,获评国家级、北京市级教学成果奖32项,顺利通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突出以“北邮WIN”为代表的双创教育特色,连续举办12届本科生创新成果展,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赛中获得7金8银14铜,获评“全国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和“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 | /


01

做好顶层规划

构建“五育”并举人才培养体系


修订培养方案,落实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工作的意见,高水平编制“十四五”人才培养专项和教材建设专项,推进“五育”并举育人体系建设更加系统全面。


出台系列管理制度,规范教材建设,强化基层教学组织,完善教师教学能力培训机制,推进劳动教育,进一步激励学生参加各类实践活动,结合学校实际逐项制定落实举措。


02

加强一流专业建设

开展有组织教育教学改革


面向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集成电路、网络空间安全、关键软件等国家发展需求,以双一流学科专业为引领,首创智能交互设计等3个交叉学科专业,新建15个国家战略急需专业,改造升级28个传统专业,着力培养国家急需的信息科技领域卓越工程师和领军人才。

创设未来学院,开展本硕博贯通式培养。面向“网络强国”和“数字经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依托两个“双一流”学科群优势,以“特殊政策护航+优质资源倾斜+顶尖师资汇聚+科研训练支撑”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卓越拔尖人才培养。

建设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校“计算机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深度参与计算机领域本科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工作计划(“101计划”),面向未来能够在计算机领域基础研究和应用方面形成突破性成果的创新型领军人才。

建设北京邮电大学玛丽女王海南学院。紧密围绕海南国际教育创新岛建设要求,依托我校和伦敦玛丽女王大学的学科优势,引入国际化工程类人才培养标准,充分利用海南国际教育试验区“大共享+小学院”教育集成创新平台,为学生提供多学科交叉融合、多元文化交流互通的学习环境。


03

持续优化课程建设

打造一流“金课”


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多门课程获评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国家级3门、市级8门;开展教改专题立项,立项建设课程思政类教改项目61项。

建设以“高新课程”为引领的高水平课程体系。出台《高新课程建设规划》,着力打造“高在原理、新在应用”的高新课程体系,立项建设了549门六大类高新课程,组成以工程院院士挂帅,国家级教学名师参与的高水平课程团队,覆盖全校重要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

建设面向卓越拔尖人才培养的“挑战课”课程群。以培养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与挑战性问题的能力为目标,以创新实践成果为考核目标,建设理论实践结合、交叉复合、高挑战度的课程群,助力行业特色型工科类高校卓越工程师培养。


构建高质量通识教育选修课和学科专业核心课体系。设定了全新分类标准,构建八大课程模块,按模块开展建设,适时更新建设内容、拓展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模式,淘汰水课,提升整体公选课水平。

深化高水平产教融合课程建设。深化信息技术领域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协同创新,立项建设产教融合课程19门。


04

构建面向未来卓越工程师

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


加强顶层设计。基于前沿技术引领、资源开放共享、产教协同共建的原则,做好顶层设计,建设“五位一体”卓越工程师培养工程实践平台,体现数字化、智慧型、开放式的核心特征,强化学科专业交叉融合,构建面向未来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工程实践大平台。

推进实践教学改革。加强产教融合,推进教育部-华为“智能基座”建设和小米工作室建设,新建7个校外实践基地,17个校外双创共建基地,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立项21项。获首届全国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实验教学案例设计竞赛特等奖、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优秀案例等教学改革奖项。

学生校外实习


05

构建疫情防控常态化教学管理体系

确保教学秩序稳定运行


2020年以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学校统筹线上线下教学,实现疫情防控与教育教学两不误:制定疫情防控常态化教学方案、线上教学应急预案、应急封闭管理教育教学工作方案等,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疫情防控常态化教学管理体系,稳步推进本科教学工作。面对持续发展的疫情,学校积极担当作为,把被动抗“疫”的线上教学应急行动转化为多校区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主动出击,充分固化线上教学、线上考核、线上教学管理过程中积累的方式方法与创新成果,为后疫情时代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提供了新思路。

校领导听取本科在线教学情况汇报


06

加强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落实审核评估要求,完善常态化教学质量保障。创建本科教学业绩及效果评价机制,强化教学质量监测结果的充分运用,将教学质量评价结果作为职称评聘、评优树先的重要依据,激励教师潜心教学,立德树人。


07

持续深化双创教育改革

北邮学子竞赛屡创佳绩


深化双创教育改革。成立叶培大创新创业学院,建立了创新创业教育多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成立叶培大创新创业实验班,率先开设双创辅修,推动跨学科交叉人才培养;优化双创空间,建设了3000平米的双创实践基地,大创立项2819项,牵头清华、北航等15所高校开展北京校际合作计划;连续举办12届大学生创新成果展,形成了“北邮WIN(We Innovation Now)”文化引领的双创教育特色。

学生竞赛屡创佳绩。北邮学子1413人次获省部级以上竞赛奖励,在中国国际“互联网+”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7金、8银、14铜。我校杰出校友张道宁荣获2021年度“创新创业英才奖”(与教学大师奖、杰出教学奖并列的三大奖)。在计算机系统与程序设计竞赛(CCSP2021)、2021年中国工程机器人大赛暨国际公开赛等竞赛中捷报频传。

我校校友张道宁荣获2021年度创新创业英才奖


发挥示范辐射引领作用。连续承办8届北京“互联网+”大赛,累计组织参赛人次超过17.2万;组织了5期北京高校双创师资培训、创新创业训练营和20场双创教育直播讲座,累计参与人次超过10万,充分发挥了学校的引领示范作用。

我校承办第八届北京“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学校获评“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叶培大创新创业学院获批“全国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


08

健全教材工作组织机构

推动教材建设深入开展


健全教材工作组织机构,确保职责落实落细。学校成立了教材工作领导小组、教材建设委员会、教材办公室,组建了各教学单位教材工作组共计18个,组建了近百位专家组成的校级编审专家库,多次召开教材建设专题会,对全校教材工作进行研究和部署。


完善教材工作规章制度,严把教材审核关。制定并发布了校级教材管理办法、教材选用实施细则等制度文件,全面规范各环节教材工作;严把教材政治关、学术关,坚决落实教材凡选必审;加强教材编写全过程审核。

  学校召开教材工作专题会


加强顶层设计,打造北邮精品教材。制定并发布了学校“十四五”教材建设规划,明确学校要充分发挥信息科技领域优势,聚集科教产教融合,着力建设和打造学科系列教材、学科交叉类和实验实践类教材。在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中获得两项优秀教材奖、一项先进个人奖、一项先进集体奖,获奖范围涵盖所有奖项。


09

持续开展各类教师教学培训

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广泛开展各类体现“三贯通”特色的教师教学培训,不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助力学校一流人才培养。


实行授课准入制度,组织新入职教师教学岗前培训,强化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师风教育;注重专业能力提升,面向学工干部和思政课教师组织开展思政课程教师培训;面向AI时代教学改革需求,组织开展教师“三贯通”能力专题培训;面向教学管理干部,组织开展本科教学院长能力提升专题培训会和教学质量提升研讨会,落实强化教学管理,全面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本科教育教学改革。


举办“教学云平台”在线教学培训、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系列培训、以及“一流专业建设与申报专题网络培训”等各类专题培训,助力高质量本科人才培养。

学校开展新入职教师岗前培训


10

深化招生工作改革

加大招生宣传力度


生源质量稳步提升。2022年录取本科新生3811人,普通理工科专业录取分数线在与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对比中的平均排位从2017、2018年的23位左右,到2019、2020、2021年稳定在21位左右,再到今年20.17位,创近年新高。


稳步实施大类招生改革,优化调整专业布局。制定未来学院和玛丽女王海南学院招生方案,首年招生取得优异成绩。未来学院“元班”录取分数线比普通理工科专业平均高出14.25分。

徐坤校长寄语高考考生,发出诚挚邀请

我校普通理工科专业录取分数线与42所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对比排名稳中有升,创近年新高


加大宣传力度,开展全方位、立体化招生宣传。通过视频寄语、主流媒体报道、制作宣传视频等方式,展示学校的发展成就,宣传学校的招生政策;线上线下宣传有机结合,常年不断线;推动招生宣传数字化,加强网络平台和媒体宣传,打造优质招生服务。

中央电视台报道我校未来学院卓越拔尖人才招生和培养

招生宣传动画视频

《“N”G 的畅想》


11

建设百间智慧教室

推动信息化教学改革


紧扣时代发展脉搏,推进信息化教育变革,学校于2018年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提出,至 2022 年建设 100 间智慧教室,将信息技术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以学习者为中心创建智能育人环境。


历时三年,智慧教室建设以“重构教学空间、丰富教学模式、促进高效学习、引领教学创新”为目标,于2021年提前完成103间智慧教室建设任务,实现多功能、涵盖多形态、适用多场景,推进探究式、协作式、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打造智慧教学新生态。


2019 5G元年,学校积极探索5G+智慧教育应用。在国内高校率先建设了5G全息远程互动教室、5G虚拟演播教室,依托5G网络、全息、VR技术的特色教室落地常态化教学,催生教学模式改革。全息智慧教室亮相世界5G大会。2020年开创性提出学科特色型智慧教室建设理念,融合教学技术与授课模式,强势打造人文、经管、理工、艺术“学科特色”新型智慧教室,入选新浪微博同城热搜,亮相第31届北京教育装备展,向社会各界贡献了智慧教室建设的“北邮经验”。

5G全息远程互动智慧教室


同步智慧教室建设,打造教学云平台。2021年启动教室智脑工程。建设完成了“教学云平台”一期工程,同年11月正式上线运行。通过数据互联、资源沉淀,贯穿“教、学、评、管”,实现“一云三端”,覆盖教学全程。打造“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泛在化学习生态,实现智慧教室的物理空间与云端课堂深度融合。


未来,北邮将继续

把握大势、敢于担当、善于作为

不断提升学校本科教育质量

为建设教育强国注入强劲动力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持续提供智力支撑、人才支持!



出品: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制作:北京邮电大学学生记者团

来源:教务处

排版:贺龙柱

责编:董思捷



精彩回顾:

喜迎党的二十大 · 强国有我新征程——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北邮研究生教育之路

听!北邮人讲北邮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